“漫画是虚幻。漫画是感伤。漫画是抵抗。漫画是。
漫画是奇遇。漫画是情绪。漫画是破坏。漫画是傲慢。
漫画是爱情。漫画是媚俗。漫画是惊奇的感觉。”
这是漫画家“手冢治虫”对于漫画的情感陈述,同样这段话套用在整个影视艺术上也很适合,人们对影视作品倾注了思想,它所呈现的自然就是各种的情感故事了。
在我看来影视也是一块巨大的舞台,我们把精心制作的作品登台演绎,进行艺术的自我呈现,其中影视所呈现出的画面和配声简直就是无尽的沙粒和那辽阔的平原一般,极大的丰富我们对这个物质世界认知。在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精彩的一幕时,更是触发观众的情绪。
我们可以观赏到各种的影视节目,在关于人情感方面的影视艺术,更是给我们指出了千万种的可能,道尽了世间的情感变幻。
而小时候的我们正是一个思想的吸收阶段,对新奇的事物很是好奇,那些精彩的影视故事给予了我们不少的思维碰撞与交融,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记得,当时就特别的迷恋看电视。
那是一块玻璃质的肥厚彩色电视,手指敲起来会发出“咚咚”的声响,里面总是藏着好多、好多你所感兴趣的影视,有着各种的动画片、电视剧或是像“人与自然”这种的纪录片。让我对世界的精彩多少有着一些了解,所以电视也就像是我的启蒙老师一般,在那时喜欢看电视的我眼里虽然没有闪烁出星光,却让我痴迷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近视问题。
怪不得现在的人儿小小年纪就戴着个眼镜,原来都是被影视所吸引去了呀!(哎!说到这我是不是应该把标题改为“那些年我被粗黑硬直电视夺取的一双星闪明眸”吖~)
说起“人与自然”这个节目来,对于小时候的我真的是很开眼界,丛林法则很是精彩神奇,有着道不清的奥秘蕴藏着。节目里面有个白发的外国老头时常出现在镜头里进行讲解;历史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物种间的关联等等...........
那时就觉得这老头博学的很,随身带着“百科全书”似的,对自然事物的种种很是了解,甚至能根据物种的身体特征说出一堆进化论来,根据山石纹理等现象能把你带到“侏罗纪”这种远古时期。对当时我的小脑袋而言呀,像是海里的浪花飞溅在岸堤,一遍又是一遍的冲刷着。
一会儿带你出入泥沼森林,一会儿现身于荒野戈壁与沙漠间,又是伫立仰望快下山的红日,附近的艺术家“蜘蛛”已经编织好了一张丝网,有着菱角的似圆、似八卦的造型,是那工整、精巧的设计,充满着几何的奥妙,等待着猎物们自投罗网。
昆虫们不分昼夜的活动,等待夜晚里的新一轮动物、植物大狂欢,是进食、是发芽、是交配、是睡眠、也是伺机而动的雷霆一击。
在节目里自然界每出现天气变化时,植物们总是能灵敏的在“微观”或“宏观”做出相应改变,并不是我们眼里所看的那般,万物“寂静无声”野生动物也总是能敏捷的察觉出环境的变动而做出应对。
里面的非洲金大草原,枯黄的杂草里有着同样土黄的非洲狮子,花纹身的矫健豹子,长叉角的鹿与身形雄壮的黑鼻子、黑身的野牛,还有那毛猴子领着石头砸坚果。说到食草动物喝水,那镜头里的河底总是生活着一群鳄鱼,随着河面黑影的浮现,在无声靠近..........
那时放学后晚上早早吃完饭,家人要不去跟邻里谈些家常琐事,要不就一家围着电视看各种的影视剧或某个电台节目。记得在那之前是还有着一段新闻联播,有时看它述说各种的新鲜事物还挺有趣的,有时却觉得这段时间甚是无聊,好难熬,期盼时间过得快一点儿。
说到那些影视剧呀,那时就觉得影剧的画面精彩、故事生动,里面发生的都是真的嘛?对于里面角色的品性、所行之事的喜爱,完全没有去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演员是什么?他该怎么样的?那时候喜欢看的就是各种的古装剧和动画片了。历史的悠久让我们有着诉说不清、啃不完瓜子的古装故事题材。
从拍摄技术上看,过去的影视效果确实在画面呈现上要更为简单,一些画面更是简陋了些许。近期看过一则视频介绍则令我茅塞顿开,讲的是电影拍摄“三镜头法则”等各种拍摄技巧,原来影视拍摄还能这样玩耍的,开脑洞啦。
镜头1,人挥出一把匕首再切到镜头2,(特写)匕首在空中切绳而过,镜头3(特写)匕首在空中短暂停留后钉入树干内。
这种拍摄技巧在影视拍摄时很是常见,虽然我们屏幕上看不出什么,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的顺畅,但这个动作却不是连贯性的一气呵成,而是分为几个镜头画面,分别单独呈现,后期整合而成。
还有就是重复动作的使用,让人不禁想到“西游记后传”的一些特写打斗场景,不光有着“三镜头法则”更是在后期剪辑视频时有着重复使用的动作存在,“孙悟空”连续挥舞着一根棒子,多次打击在妖怪身上,阵阵声响传来,像是“街霸”角色技能的连贯出招效果。
在如今看来确实有些让人无言,小时候的小脑袋瓜子装满了“孙悟空”英雄般雄伟的身姿,充满一股正义韵味的存在,竟然没有察觉出来这等奇怪突兀之事。
那么说到影视艺术的意义,相比传统书籍对人产生的影响,影视则来的要更为直观与明了,影响范围更大等表现。把故事清晰的呈现出来,对事物认知的描述效果,图声并茂的影视无疑是要更出色,蕴含的思想教育也比书籍形式的生涩表述更受观众喜爱。
现实中就存在有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具有某方面的教育、醒人的意义存在,对浩瀚时空下的过去与未来的哲理思考和人的情感思考。
以前看过个古装影视,主角青年从军到老时两鬓白发的出山,却遭遇抛弃困守孤山,在人生最后一战时往事依稀浮现,欢喜与悲戚的结合,老将军义无反顾的冲向敌军。此时此刻的故事情节和画面表现无疑是充满着感染力的,引发人的情绪变幻。
那时还收藏过一张光盘形式的台湾偶像剧,里面一堆的气质帅男,一些配角也都个性鲜明,情节设计也不错,整剧下来笑点十足,全程喜剧演绎,都市异能的背景设计。当时带给我不少的欢笑,一部印象挺深的偶像剧。
后来也在网络上听闻过主演们的其他报道,听过他们部分的歌曲作品,看过相关的影剧,国内的偶像剧也都看过一些,更是对一些出名的韩剧也是略知一二。
再后来的话,渐渐的所看的影视剧多了,对影剧里常出现的演员面孔就产生出一些熟悉的亲切感。和大家一样,作为一名刚正直硬的男儿,那时要数“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片看的最多了,也是最喜欢的,简直就是我的功夫武侠片启蒙存在。
前面说过作为情感的呈现;影视也是具有感染力的,有时我们很容易产生出理想而感性的一面,对影视内容的欣赏转移到现实中的演员身上,影视繁衍出来的可不只有思想,更是有着我们熟知的“明星效应”的现象发生。
一些知名影视作品就有着很好的传播效应,出色的内容和普通人接触不到的银屏舞台,让它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