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中,豹子头林冲尽管武艺高强,但脑子却并不好使。妻子无端遭到高衙内调戏,不仅不敢出手教训,反倒在被刺配充军之后当中休妻,这无疑给了高衙内可乘之机,为林娘子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与呆头呆脑、家破人亡的林冲相比,书中出现的第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则要老谋深算得多。眼看形势不对,此人立即逃离是非之地。在途中还抓住时机凑足了逃往所需的盘缠,最终全身而退、逍遥半生。这个人,便是进。
进与高俅的恩怨,始于高俅尚未发迹之时。当时,高俅只是京城里的一个帮闲,而进的父亲升则是宋军中的都军教头。为了巴结升,高俅前去拜师学艺,却不料在相互切磋时被升一棒打翻在地。足足在床上养伤三、四个月。原本切磋时负伤也很平常,升很快便忘记了此事,但高俅却一直怀恨在心。
此后,高俅巴结端开始发迹。端继位成了皇帝,高俅也变成了殿帅府的太尉,而此时的进在殿帅府管辖的禁军中担任教头。高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复仇的机会,便利用进因患病在家的机会,诬陷进“抗拒官府,搪塞下官”,将进痛打了一顿,并扬言“且看众将之面,饶恕你今日,明日却和你理会”。
发觉高衙内连续几次图谋不轨后,林冲并没有意识到暗藏的巨大危机,直到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时,还傻傻地喊冤叫屈,这足以说明林冲的智商实在欠佳。而被高俅打骂后,进则立刻意识到了巨大的隐患。挨打之后,进回到家中,与母亲说起此事,并立即做出了逃离京城、免遭高俅继续迫害的决定。
此时,在进的家门口有两位牌军,是高俅专门派来监视进的。为了顺利逃走,进故意将其中的一位姓张牌军叫来,谎称明天一早将前往酸枣门外的岳庙进香,请这位牌军晚上帮忙去购买三牲,并让其当晚在岳庙休息等候。等张牌军离开后,进立即与母亲一起收拾行囊,并将所有物品拴在马上。
等到了五更时分,进又用银两将另外一位姓李的牌军打发走。如此一来,监视进的两位牌军先后离开,进与母亲便平平安安逃离了京城。等到这两位牌军发现进不辞而别再向高俅汇报时,进已经离开多时。高俅派人出城捉拿,却不知道进的去向,也只得下发文书进行通缉。从这一系列的安排,足以看出进的老练。
进与母亲离开京城后,连续赶路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了距离目的地延安府不远的史家村,并向村里人提出求宿的请求。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已经自身的安全有了保证,不必担心高俅,二是母亲年迈,一路上鞍马劳顿,进担心母亲的身体。即便如此,进依然非常小心,只是告诉村中的史太公,自己只是因赶路错过了客栈,只想在村里休息一天,并提出交纳住宿费用。这样的请求和条件,自然不会令史太公产生怀疑。
等到了天一早,进的母亲突然心痛病发。进便向史太公提出要在村里多住几日。史太公为人老实巴交,对于进这位孝子很有好感,不仅答应了进的请求,还帮进找到自己熟悉的郎中为进的母亲治病。如此一来,进便放心大胆地在村中又住了七天。
就在母亲接受治疗期间,进看到史太公的儿子史进在摆弄棒法,一时嘴快,点出史进棒法的不足之处。史进大怒,叫嚷着要与进比试。这时候进面临两个选择,其中的做法是不与史进比试,免得身份暴露。但进却选择了种做法,答应史进的要求,并毫不留情地一招将史进打翻在地。此后便有了史进拜进为师,进向史进父子道出自己八十班禁军教头身份之事。
进为何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非常明显,是看准了史太公为人敦厚,不会向官府告发自己,这才放心地道出身份,并传授武艺给史进。个原因,出现在进离开史家村的时候。书中描述到,当进提出离开史家村前往延安府时,“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托出一盘两个缎子、一百两花银谢师。次日,进收拾了担儿,备了马,子母二人,相辞史太公。”
从这个情节来看,进传授武艺给史进,自然少不了史进的孝敬。有了这“两个缎子、一百两花银”,进不仅不用担心自己在途中的盘缠,即便到了延安后,生活也不会出现问题。由此可见,进的确是一位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之人。与进的老谋深算、逍遥半生相比,林冲实在差得太远太远。
参考书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