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米决赛中,率先冲过终点的匈牙利选手刘少林因犯规判罚被取消资格,中国选手任子威和李文龙分获冠亚军。
全网沸腾之时,众多网友发起“谢谢‘猎豹’”活动。大家以为是这台名为“猎豹”的4K高速摄像机完整拍下比赛全程,才揪出了对手在高速行进中难以被发现的“小动作”,让中国队摘金。
这其实是个大乌龙哦
发现“小动作”的不是“猎豹”
但咱们的小豹子确实跑得贼快
电视直播镜头≠仲裁摄像系统
7日晚的这场比赛跌宕起伏,看得人手心冒汗!场上裁判不仅判罚率先冲过终点的匈牙利选手刘少林犯规,使得任子威、李文龙包揽金银牌,还在此前的半决赛中,判罚韩国选手黄大宪和李俊瑞犯规,取消成绩。
当时,在任子威即将超越刘少林至第一名的位置之时发生了意外:二人发生了碰撞,一并摔过了终点线。就在众人纠结究竟刘少林是否犯规的当口,有多个不同角度的镜头明确显示其在终点时出现拦臂等犯规行为。
现场裁判在观看视频后做出裁决,判刘少林犯规被取消资格,中国队捧回。
不少网友称,“这裁判能处”。但也有网友表示,功劳应该记在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猎豹”的头上,以为是它拍下的现场画面被用于裁判裁决,“要感谢的应该是摄像头。”
实际上,当晚举行比赛的首都体育馆中设置的并不是“猎豹”摄像机系统,而是40台4K摄像机阵列和3台8KVR相机。而这两者都只起到电视直播镜头的作用,其拍摄下的影像内容并不用于裁决。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日报道,央视总台技术局转播二部特种设备科负责人赵伟澄清称,首先,“猎豹”系统目前只有一套,安装在“冰丝带”场馆内,不在首都体育馆。
△总台特种设备科负责人赵伟
为什么不在首都体育馆安装“猎豹”系统呢?据介绍,高速轨道系统对场地有一定要求,需要在赛场外侧运动员的海绵缓冲垫后安装轨道系统,还要安装隔离板以确保周围人员安全。但此次的短道速滑场地和“猎豹”的部署要求并不相符,出于适配能力和安全的考虑,短道速滑比赛并未安装“猎豹”系统。其次,短道速滑比赛中采用独立的仲裁摄像系统,与“猎豹”这类电视直播特种设备不同。
赵伟介绍道,仲裁摄像系统大多包括多机位视频记录和慢动作重放系统,通过固定摄像机精准拍摄,记录每个运动员或者每一圈比赛信息,能够以慢动作模式细致分析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7日晚短道速滑的两个判罚也正是基于该视频裁判系统。裁判系统会在现场布置一些摄像机,专门拍摄场地中的关键位置或者运动员的犯规动作。裁判更多会参考裁判系统的画面,而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直播画面。
△为速度滑冰直播研发的锥桶摄像机
“猎豹”时速高达90公里,快过运动员
虽然任子威夺冠功劳不在“猎豹”系统,但它同样很牛。“猎豹”全称“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
赵伟说,之所以叫作“猎豹”,是因为它非常敏捷。在冬奥会速滑比赛中,运动员速度可达到每秒15至18米,约等于时速50公里,运动员速度可达时速70公里。而“猎豹”设计技术标准能达到每秒25米,约等于时速90公里。
不仅如此,“猎豹”还可以根据直播需要,实现加速、减速和超越等动作,从而更加灵活和随意地捕捉速滑比赛中的各种场面。
△比速滑运动员跑得还快的“猎豹”
年3月在“相约北京”的测试赛上,猎豹亮相就惊艳无比,它紧跟在米跑道上风驰电掣般飞奔的运动员们,一举一动均逃不出它的眼睛。
△截图自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
△“猎豹”和它的高速轨道伴侣
43只“眼睛”记录任子威夺冠
首都体育馆布设的不是“猎豹”系统,而是40台4K摄像机阵列和3台8KVR相机,这些镜头拍摄下的画面会被用于“冰雪项目交互式多维度观赛体验技术与系统”。
比赛开始后,这些4K摄像机将同步开始工作。由于有软件控制,多台摄像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拍摄参数同步、极速对焦,精准捕捉运动员动作细节等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指哪看哪”。
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素材首先被传送到图像处理引擎中,经过芯片处理后,形成多维度视频数据,继而充分利用5G网络“低延迟、高吞吐”的能力,传输到电视/PC/手机等用户终端。
如此一来,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子弹时间”式环绕镜头,还可以自由选择观赏角度、进行放大缩小,俨然成为自己的“导播”。
△图源:北京科技报
冬奥会还有哪些“报道”?
“时间切片”:可以解剖瞬间的黑科技
除了“猎豹”,总台技术团队还为8K直播系统开发了一套AI图像处理系统,让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瞬间,以“时间切片”的方式呈现。
8日上午,谷爱凌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三枚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转播中,正是在“时间切片”技术的帮助下,观众通过视频回放,直观地看到谷爱凌仿佛拥有了“分身术”,从起跳到落地,多个身姿组成的腾空轨迹在同一画面中定格。
升级版总台“中国红”来了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和持权转播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负责开闭幕式转播报道,并以全球领先的8K技术制作公用信号。同时,总台还实现了奥运会历史赛事全程4K制播,并以8K技术制作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等项目公用信号,打造质的视听体验。
增强现实(AR)直播呈现系统冬奥会开幕式以“构建一朵雪花”为主题,总台播控系统团队以技术全力支撑,精心构建开幕式增强现实(AR)直播呈现系统。片片虚拟雪花都是运用AR技术实时制作,采用50帧播放速率进行大屏幕画面播放,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毫秒瞬间。
一起向未来
是一届高大上的冬奥会没错了!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观察者网、央视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