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全球知名的军购大户,除了热衷于重金采购各种海外武器装备之外,也是公认的“魔改达人”。为了凸显印度本土军工业的“硬核实力”,印度对采购的很多装备都会进行本土化改装,其中有很多“杰作”都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印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和法国航宇公司达成协议,可以在本国生产组装“云雀”III直升机。然而,最终由印度陆航和海航装备的“猎豹”直升机(印度版“云雀”代号)不仅没有豹子的威武霸气,反而变成了四不像。由于印度一直被外界比喻为“大象”,印度人本身也将大象作为民族图腾。因此,改装版“猎豹”直升机整体造型被强行加上了各种大象元素。象腿、象牙甚至长长的象鼻都出现在了直升机上,这款“印度飞象”也成为武器魔改史上的奇葩作品。
客观来说,尽管“云雀”III直升机是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服役的老爷货,但它在诞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出色的性能口碑(总产量高达架,除法国之外,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这款轻型、单发七座多用途直升机长12.84m,起飞重量kg,巡航速度km/h。由于装备了动力强劲的“阿都斯特”IIIB涡轴机,它可以一次性携带3名机组成员和公斤物资,飞上海拔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因此,一直希望加强高原运输力量的印度对“云雀”III直升机一见钟情,在法国刚刚装备不久就提出了采购申请,甚至还提出技术授权转让,希望在本国进行量产。由于法国一直以来就和印度保持着大规模的军售合作,因此也很快答应了这个条件。
按理说,“云雀”III直升机作为一款技术非常成熟的机型,印度方面直接做好组装工作即可放心使用。起初,除了将“云雀”改为“猎豹”之外,印度军方也的确没有任何“魔改”心思,将其作为高原作战的主要辅助机型使用。甚至在年爆发的印巴“锡亚琴冰川战役”中,印度空军就出动了多架“猎豹”向前线哨所运送补给和转运伤员,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前线战事不吃紧的情况,“猎豹”也没有逃脱印度人的“魔改”命运。
其实,所谓的印度魔改版“猎豹”,并不是想象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而是好大喜功的印度军方为了讨好高层的一种献媚手段,因为这次魔改就是在印度大阅兵之前进行的。为了能够在阅兵式上一鸣惊人,印度人为“猎豹”直升机直接披上了一层“大象披风”,并在驾驶舱加上了象牙模具和象鼻模具,再加上机体两侧巨大的“大象耳朵”,一时之间,“猎豹”一下子就成为了飞翔在空中的大象,可谓十分出彩。
由于整个机体部分除了尾梁、轮机架之外,都被厚重的“大象”装饰物覆盖,魔改“猎豹”不仅负重大大增加,只能在空中缓慢飞行,也给飞行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操作“大象”直升机的印度空军飞行员尽管也是牌精英,但在阅兵式结束后接受采访时依然心有余悸。他表示,由于驾驶舱被安装了不少东西,自己的操作视野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他只能凭借经验驾驶“猎豹”缓慢行进,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如此惊险的过程,却丝毫没有引起观看阅兵式的印度高层和民众们感到后怕。毕竟,能够看到“大象”翱翔在天空,这无疑是印度人感到无比自豪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现役“云雀”III的总数大约在架,基本都在印度。与此同时,“云雀”III直升机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法国全面停产,目前世界上也仅有印度继续保留了生产线。由于这款直升机早就超期服役,性能也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印度军方很早就未雨绸缪,开始研发替代产品——印度国产3吨级LUH直升机。根据印度Livefist网站的报道,印度军方计划将在8月份对LUH直升机进行最终测试,一旦技术定型量产后,这款印度新型直升机将彻底取代包括“云雀”III在内的多款老式直升机,成为印度“高原战略”的新宠儿。(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