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活动思问东非野生动物保护探险之旅2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122918.html
前言

非洲这片大陆,从亘古而来,她创造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面孔——尼罗河是一束激动的泪水,它从地中海的眼中涌出,讲述着人类文明孕育的全过程;乞力马扎罗山是母亲的鼻梁,它的白净和挺立,展现着一种自然的高贵和傲骨;东非大裂谷是一道乳沟,人类的祖先在它甘甜乳汁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非洲这片大陆,还勾勒出地球上无以伦比的色彩——稀树大草原跟别的绿色不一样,它是霓虹,时而油绿时而米*;一望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让地球母亲不再只有单调的蓝色和绿色,而是平添了一抹金*,干旱和贫瘠只是缘于我们的无知和片面;因为她还给予了更多的湿润和富庶,中非热带雨林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是母亲肌肤最重要的保湿因子……

非洲这片大陆,更是孕育出地球上最多彩的生命——狮子的威猛而胆怯,大象的庞然而弱小,河马的慵懒而凶残……我们万万不可只见其表,不顾其内,而非洲的动物恰恰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也教给我们不仅需要观察表象、又要明辨机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自己。

对国人而言,非洲这片大陆既熟悉又陌生,从儿时的《动物世界》到各种非洲探险故事,从博物馆的非洲动物标本展览到电视台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去了解非洲。但当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那一刻起,我又觉得对她太为陌生,这里的喜怒哀乐是人生的一次磨砺,这里的风土人情是一次人文关怀的洗礼,而这里的野生动物更是对我一个所谓动物学专业人士的检查和考验。

在非洲动物面前,我是无知和渺小的。如果说第一次去非洲,是兴奋、喜悦和抒情;那么,第二次去非洲,应该是了解、观察和学习;而第三次去非洲,则是理解、理性和关爱。好了,那么年仲夏的第四次非洲之旅,对我而言是什么呢?应该是——行动、责任和信心。

今年7月,将是我第四次前往肯尼亚,也是由我带队的“思问东非野生动物考察之旅”的第三次。我们与以往的行程大为不同的是,将前往马赛马拉的周边私人保护区——著名的奥肯耶(OlKinyei)。这里有非洲最大的狮群,一次你可以见到26头狮子;这里有猎豹英雄母亲,我曾亲眼见她照顾着5只健康的小猎豹;这里有结群80多头的马赛长颈鹿,一到傍晚它们聚集在一起开大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位中国人,他创立了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并在此开展野保活动。他叫做星巴,我和他两度合作在央视参加“东非大迁徙”直播。

我们将有幸直接参与到奥肯耶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去,我们会巡山、反盗猎,跟踪狮群,调查鸟类种数,社区服务……这些立足野保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是你人生最精彩的一段回忆!

希望用我们的行动参与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去;希望我们回国后,可以把我们的经历与他人分享,把我们的经验和理念传递下去;希望我们可以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

国家动物博物馆员工思问网动物学专家张劲硕咨询和报名方式:

请拨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您也可以将联系方式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