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川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带着他到处跑。
各种各样的旅行(科考活动)都经历过,窝在三亚海边发呆、非洲大草原Safari,高黎贡野外科考、博物馆书店泡一天,自驾海南采摘圣女果......
但是不管哪一种,我们都会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孩子的快乐。不论是闲适的、惊喜的、安静的,还是淳朴的。
肯尼亚回来,一直被催写游记。我迟迟没动笔,因为想说的实在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快乐是旅行的根本,那就先抖一些好笑的“包袱”吧!
即使回来之后,我时常想起还会偷着乐,原来,动物界可以这么有趣。
要么妻妾成群,要么光棍一窝
东非大草原上Safari时,路过一群群黑斑羚。很多孩子发现了,群与群之间竟然有差别。
有的群里的只有一只长角,有的群里全部都长着角。
随队老师讲解后才知道,这是黑斑羚独特的种群结构所致。
一只雄性黑斑羚通过决斗打败所有的竞争者,将获得与种群内所有雌性交配的机会。从此,妻妾成群,尽享齐人之福。
落败的雄性黑斑羚会被赶出种群,临时组成“单身汉”俱乐部,过上一段光棍的生活,不过它们也不会闲着,蠢蠢欲动、伺机寻找反败为胜的机会。
怎么看,都觉得和人类社会有些相似呢。
成天买豹纹,到底是哪种豹?
好多姐妹喜欢买豹纹的衣服,你能分清买的是猎豹、花豹、还是美洲豹吗?
三种花纹依次是猎豹、花豹和美洲豹
猎豹(Cheetah)的黑色斑点是实心圆,花豹(Leopard)的斑点是玫瑰花朵状的空心圆,而美洲豹(Jaguar)的空心圆里有个小黑点。
猎豹还有一个突出特点,能让我们一眼认出它:从眼角延伸到鼻角有一道明显的黑色泪线。
除此之外,能爬树、希望把猎物拖到树上藏起来的,是花豹。
而奔跑速度极快,3秒内加速到公里/小时,甩很多跑车一条街的是,猎豹。
一个哲学问题:斑马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
在肯尼亚,可“看够”了斑马。
一只的。
这只是细纹斑马,其他都是普通斑马。
一对的。
一群的,还有一片的。
还可以在打开顶棚的越野车里,和斑马“SayHi”。
然后,随队老师就问了孩子们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斑马到底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
其实,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科学家很久。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釜底抽薪:抓只斑马,把毛剃光,看看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这才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斑马是黑底白纹。
其实上面的方法有些“粗暴”(根本没顾及到这只斑马的感受呀),有的科学家就发现了更简便的方法:斑马的嘴边周围没长毛,是黑色的......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很多动物都很低调,利用保护色将自己隐藏到环境中,斑马长成这样,在大草原上乱晃是不是太招摇?
其实因为,眼睛对黑白两种颜色的感光程度有差异。很多只斑马聚在一起的时候,身上的条纹合为一体,看起来像一只超大的斑马,狮子、猎豹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混口饭吃真不容易,每次都得下跪
肯尼亚第一个遭遇的就是这么个萌物,草原上野生的有,有的人家还会养。
丑萌丑萌的家伙,叫疣猪。
狮子王里的蓬蓬就是它。
够聪明,这么大个住在洞穴里,不仅防晒还能躲避捕食者。
虽然,狮子是疣猪的天敌,但它从来都不是逆来顺受的主,有把子力气不说,刀子一样獠牙也够厉害,常常能和狮子一决高下。
孩子喜欢它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可爱。走路的时候翘着细细的长尾巴。
吃东西的时候,每次都是双膝跪地,真是猪生艰难,混口饭吃不容易啊。
非洲第一杀人狂魔——河马
我们总听说,去非洲草原要小心,特别当心狮子、花豹、猎豹等等猛兽。
可你知道吗?非洲最危险的动物可不是它们,而是看上去胖乎乎、慢吞吞、有些呆萌的河马!
据BBC的报道,在非洲,每年大约人会死于河马袭击。我们离开非洲没几天,一位台湾游客在纳瓦沙湖边遇袭,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萌萌的河马如此凶猛,主要在于它惊人的咬合力,所有动物里排名第1位,高达公斤。
现在再回想,那个埋伏在水里的“小眼睛”,突然感觉有点恐怖。
身为国鸟,听名字就不简单
肯尼亚是个观鸟的好地方,据说有1多种鸟。
肯尼亚的国鸟是紫胸佛法僧,实在太漂亮了!第一反应想不到什么华丽的辞藻,都是这么简单粗暴。
不过,光听名字就觉得不一般,高大上之中又带着点超然的感觉。
“佛法僧”的名字来源于日语。当初,人们觉得它的鸣叫声像极了日语里的“佛法僧”的发音,于是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但实际上,“佛法僧”叫声是另一种鸟角鸮的声音。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错误时,这种叫法已经被普遍接受,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千古奇冤,人家原本身世清白
在内罗毕的国家博物馆,小朋友发现了一只大鸟的标本,叫灰颈鸨(bǎo)。仔细看了几遍,真的是那个“鸨”字。
后来,我们在草原上看到了软冠鸨。
好好的一只鸟,为啥落个这么不好的名声?
说起来真的挺冤的。在古代,人们错误地认为“鸨”都是雌鸟,只能和其他鸟类交配才能繁衍后代。因此,认为它是“万鸟之妻”,硬把“鸨”的名字加在它的头上。
而事实上,人家明明有雄雌之分。平常看到的反而是它的雄鸟,雌鸟个头相对小。也许,古人觉得它俩实在门不当户不对,就没把它们拉成一对。
虽然后来事实为其正名,但名字实在“以讹传讹”太久,想改已经来不及,鸨鸨们只能继续蒙受这“不白之冤”了。
鸟中贵妇,你为什么那么红?
不知道啥时候,火烈鸟突然火了。时髦的衣服、包包上都出现了它。
纤细的身姿,优雅高贵;鲜红的羽毛,红的像火。
可是,火烈鸟的羽毛不是天生红哦,小的时候它们是灰白色的。
它的红是“吃”出来的。
火烈鸟的食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和小型甲壳动物。甲壳动物体内富含一种类胡萝卜素,叫虾青素。但在甲壳动物体内时,虾青素和一种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自身的红色显现不出来。
当被火烈鸟吃掉,蛋白质被消化、代谢掉了,虾青素的红色就显现出来,进而把羽毛“染”红了。
火烈鸟有不同的种类,我们在博格利亚湖看到的是小红鹳。照片上看没有那么红,为什么呢?
原来,主要是因为今年肯尼亚的雨水比较多,水位上涨,含有虾青素的食物变少了,火烈鸟自然红不起来了。
看来,真的是,没有足够的“投入”,谁红都不容易。
肯尼亚看到的有趣动物还有很多,比如:其实不是鹿的长颈鹿,有不同种类,主要靠花纹来分辨。
马赛长颈鹿
网纹长颈鹿
号称“非洲小丑”的角马,却总和天生漂亮的斑马混在一起。
只因为它们是“最佳食物拍档”,斑马喜欢吃草的上半部分、角马喜欢吃草的下半部分。
细看真的丑,牛身马头,长着一撮白胡子,背后还披着几缕油油的长发,但看的时间长了,竟能看出一丝喜欢来。
于是乎,孩子们给这位“非洲小丑”改名成了“非洲酷哥”!
还有,整天被“揍”得鼻青脸肿,浑身青紫的黑面娟玲。
活像一位“中年男子”的,鹫珠鸡。亮点在发型。
金合欢树上筑巢的织雀,极其精妙。太多了,一下子说不完。
以前,听说从非洲回来后,很难再走进动物园了。
开始,我还不以为然,走过一遍,我真的信了。
当然,这得感谢我们的随队专家。分享了那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有趣的奇闻轶事,让我们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当然,这次肯尼亚之行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物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再继续分享~
文中照片由川爸,尼克陈,小米,*嘉龙,齐之歆,胡小萌提供,非常感谢。
川妈说说
每次写科考营的游记,好多亲们觉得太有意义,留言问我怎么这么好的活动不提前说!
看来,我们板牙科考营的宣传做的真心不到位,很多新加入的朋友都是靠老朋友推荐过来的。以后我会拼命摇旗呐喊,每次活动都报告三遍、三遍、三遍。
目前,十一假期的长线活动马上开始报名,包括西双版纳探索热带雨林、卧龙寻访大熊猫、菩提岛观鸟等等。
除了这些长线项目之外,短期课程“植物园奇妙夜”今年还有最后两期就结束了,天文馆的陨石课还会继续。
有三种方式获得我们的活动发布信息:一是留意公号的发文,二是查询公号左下角“科考营”菜单栏里的“科考活动”;三是